苯唑嗪(研發代號:Q808)化學名為 6-(4-氯苯氧 基)-四唑并酞嗪,是一種新的抗癲癇藥物,具有增 強腦內核團自發性抑制性突觸后電流(sIPSC)頻率、增 加γ-氨基丁酸(GABA)含量的作用,其保護指數(PI)優 于卡馬西平和盧非酰胺,在整體和離體癲癇模型中均具 有較強的抗癲癇作用,與傳統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鈉、托 吡酯相比,具有較強的抗驚厥作用且神經毒性較低。 以苯唑嗪為原料制成的苯唑嗪膠囊目前已獲得臨床試 驗批件,正在進行臨床試驗,在國內外尚未有關于該藥 質量標準的研究報道。
1 材料
1.1 儀器
LC-2010AHT型HPLC儀,包括二極管陣列檢測器、 色譜工作站(日本島津公司);KQ-2200型超聲波清洗儀 (昆山舒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,文中采用參數為功率:250 W,頻率:40 kHz);BT125D 型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(德國賽多利斯公司)。
1.2 藥品與試劑
苯唑嗪對照品(批號:20140331,純度:>99.9%)、5- 氯四唑并酞嗪對照品、6-(2,4-二氯 苯氧基)-四唑并酞嗪對照品均由延 邊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教研部制備;苯唑嗪膠囊(吉 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制劑室,批號:20140521、20140522、20140523,規格:0.15 g);乳糖(美國 Foremost Farms 公 司);交聯聚維酮(PVPP,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); 微晶纖維素(湖州展望藥業有限公司);聚乙烯己內酰 胺-聚醋酸乙烯酯-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(Soluplus®,德國 巴斯夫有限公司);甲醇、乙腈均為色譜純,水為純凈水, 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。
2 方法與結果
2.1 色譜條件
色 譜 柱 :Inertsil ODS- 2 C18(250 mm × 4.6 mm,5 µm);流動相:乙腈-水(55∶45,V/V);檢測波長:223 nm; 柱溫:25 ℃;流速:1.0 mL/min;進樣量:20 µL。
2.2 溶液的制備
2.2.1 對照品溶液
精密稱取苯唑嗪對照品10.04 mg, 置于50 mL量瓶中,加乙腈超聲(功率:250 W,頻率:40 kHz,下同)10 min;取出,放冷,稀釋至刻度,搖勻,精密 量取 5 mL,置于 25 mL 量瓶中,加乙腈稀釋至刻度,搖 勻,制成每1 mL中含苯唑嗪40.16 μg的溶液,作為對照 品溶液。
2.2.2 供試品溶液
精密稱取苯唑嗪膠囊內容物適量 (約相當于苯唑嗪10 mg),置于50 mL量瓶中,用乙腈超 聲 10 min;取出,放冷,稀釋至刻度,搖勻,精密量取 5 mL,置于25 mL量瓶中,加乙腈稀釋至刻度,搖勻,即得。
2.2.3 系統適用性溶液
精密稱取雜質 1、雜質 2 對照 品各5 mg,置于10 mL量瓶中,用乙腈稀釋至刻度,得系 統適用性貯備液;精密稱取苯唑嗪對照品 10.06 mg,置 于50 mL量瓶中;精密移取系統適用性貯備液1 mL,置 于上述50 mL量瓶中,定容,搖勻,得系統適用性溶液。
2.2.4 空白輔料溶液
按樣品處方精密稱取除苯唑嗪 外的空白輔料適量,再按“2.2.2”項下方法進行制備,即 得空白輔料溶液。
2.3 系統適用性試驗
精密量取“2.2”項下對照品溶液、供試品溶液(批號:20140523)、系統適用性溶液及空白輔料溶液各20 μL, 按“2.1”項下色譜條件進樣分析。結果,雜質1、雜質2與 苯唑嗪的分離度>5,其余各峰之間的分離度>1.5,主峰 拖尾因子為1.14~1.16,理論板數以主成分峰計>5 000, 詳見圖1。
份加入30%過氧化氫溶液5 mL,室溫放置3 h,加乙腈稀 釋至刻度,搖勻,作為氧化破壞溶液;1份加入5 mL蒸餾 水,70 ℃水浴加熱3 h,加乙腈稀釋至刻度,搖勻,作為高 溫破壞溶液;1 份加入乙腈 5 mL,使溶解,置于 4 500 lx 條件下照射18 h,加乙腈稀釋至刻度,搖勻,作為光照破 壞溶液。精密量取上述 5 種溶液及未破壞樣品溶液各 20 µL,分別注入色譜儀,按“2.1”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 定,記錄其色譜圖。
2.4 方法專屬性考察
取苯唑嗪膠囊10粒(批號:20140523)內容物研細, 精密稱取約5 mg,共5份,分別置于25 mL量瓶中:1份 加入1 mol/L的鹽酸溶液 5 mL,55 ℃水浴加熱3 h,用1 mol/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,調節至中性,加乙腈稀釋至 刻度,搖勻,作為酸破壞溶液;1份加入0.1 mol/L的氫氧 化鈉溶液 5 mL,靜置3 h,用1 mol/L的鹽酸溶液中和,調 節至中性,加乙腈稀釋至刻度,搖勻,作為堿破壞溶液;
3 討論
苯唑嗪膠囊是針對癲癇治療研發的化學藥品1.1類 新藥 ,目前,相關研究已對苯唑嗪原料藥中的雜質進行了分離鑒定及初步的測定 ,但并未對其進行系統的 質量檢查方法研究,特別是對苯唑嗪膠囊,目前國內外 尚無相關研究的文獻報道。本試驗采用HPLC法,對苯 唑嗪膠囊主成分的含量及有關物質進行了深入研究,以 更好、更全面地控制該制劑的質量。 在色譜條件優化過程中,筆者主要考察了流動相組 成以及檢測波長對分離效果的影響。在流動相組成中, 分別比較了甲醇-水和乙腈-水為流動相的分離效果,結 果表明,選擇乙腈-水(55∶45,V/V)為流動相時,主成分 與各雜質間的分離效果良好(分離度>2),保留時間(雜 質1:5.355 min;主成分:12.224 min;雜質2:18.088 min) 合適,且主成分與雜質均能滿足分析要求。采用二極管 陣列檢測器對檢測波長進行篩選,發現各成分在223 nm 波長處有最大吸收,且靈敏度較高。故選擇223 nm作為 本研究的檢測波長。